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_中字幕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_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改善環境質量就是政治就是大局


 

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既讓每一個環保工作者深切地體會到時間的緊迫、任務的艱巨和肩頭的壓力,更讓全國環保系統深刻地感受到目標的清晰、責任的重大和精神的振奮。改善環境質量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面對“十三五”開局和近在咫尺的第一個百年目標,陳吉寧部長在講話中闡明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深刻內涵,論述了環保工作當前面臨的復雜形勢,指明了環保工作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作用,分析了改革創新面臨的難關,部署了深入推進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為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間環保工作明確方向、理清思路、圈定重點,使這次會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在過去的一年里,全國環保系統堅決向污染宣戰,全力推進污染治理,環境質量有所改善;推進污染減排,堅持預防為主、守住底線,推動轉方式調結構,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深化環保領域改革,完善環保制度體系;加強環境法治建設,環境立法、執法和應急處置更加有力;提高執法監管水平,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環保工作成效明顯。新的一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把要求變為行動,把藍圖變為現實,成為今后工作的關鍵。
  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就要在思想上領會實質。
  要堅定一種思想,改善環境質量就是政治,就是大局。環境質量改善是堅持以人為本、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體現,是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本目標,也是評判一切工作的最終標尺。黨中央作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一系列決策部署,這就是環保工作的政治,就是大局。要把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謀劃好、細化好、落實好,并且作為政治紀律來堅守。明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可以使環境治理成效與老百姓的感受更加貼近,讓人民群眾有明顯的獲得感;可以更好地調動地方積極性,讓地方的環境治理措施更有針對性;可以更好地統籌運用結構優化、污染治理、總量減排、達標排放、生態保護等改善環境質量的多種手段,形成工作合力和聯動效應。
  要掌握一項本領,在經濟新常態下統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能力。環境保護既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于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既是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窗口期、轉折期,也是攻堅期,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面臨巨大挑戰,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努力。要切實增強通過宏觀調控實現源頭預防的能力,通過重點攻堅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能力,通過加強法治建設規范地方政府決策和企業環境行為的能力,通過市場手段破解環境治理難題的能力,通過擴大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構建環保大格局的能力。
  要堅守一個信念,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重大變革,著重解決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問題。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超越和揚棄現有的工業化、現代化模式,改變經濟腿長、環境腿短的狀況,引導企業家主動采取綠色生產方式,鼓勵公眾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動形成人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社會風尚。
  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就要在工作上抓住要領。
  抓住改革創新這個核心。要把深化改革放在核心位置,從制度入手,解決制約環保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對于中央已出臺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改革任務,要抓緊細化,落地生根。積極探索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完善環境監管執法制度,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等,加快推動建立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落實中央對生態環保領域改革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抓住責任落實這個關鍵。要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到位,牽住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這個“牛鼻子”,加快從督企向督政轉變,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開展督察試點工作為契機,強化環保督政。完善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及考核評價體系,將環境質量指標作為對地方黨委政府的硬約束,嚴格考核問責。通過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完善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綠色發展的剛性約束,推動地方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環境保護真正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
  抓住三大戰役這個重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關系民生福祉,關系發展基礎,關系生態環境安全。要把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作為改善環境質量的基礎性工程和突破口,堅持不懈治理大氣污染,深化水污染防治,在試點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在系統治理的整體框架下,積極推行分區治理、分類治理,做到措施精密化、治理精準化、管理精細化,通過三大戰役,帶動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環境質量、強化政府責任。
  抓住加強法治這個保障。繼續嚴格執行新《環境保護法》,堅持重典治亂、鐵拳鐵規治污,以打擊惡意違法排污和造假行為、督促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為重點,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推動形成環保守法的新常態。全面落實新《大氣污染防治法》,依法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抓緊配套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構建嚴密有效、震懾有力的環保法律體系。
  抓住隊伍建設這個基礎。“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思路方向和目標任務明確之后,能力和作風至為關鍵。環保工作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源自甘于奉獻的意志,源自團結協作的精神,源自堅韌不拔的毅力,源自一往無前的勇氣。推動環保工作更上一層樓,要求全國環保系統繼續在思想上凝心聚力,在態度上精益求精,在行動上再接再厲,進一步鞏固和發揚隊伍的精氣神。要實現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就必須持續提升素質能力和改進工作作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迫切要求,必須克服模糊認識,自覺抵制各種錯誤傾向,進一步提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紀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參與決策的能力、監管執法的能力、協調配合的能力,進一步激發改革創新的熱情、干事創業的熱情、勇挑重擔的熱情,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政治強、業務精、敢作為、作風正的環保干部隊伍。
  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就要在實踐上切實推動。
  謀劃要做深。要結合突出問題和長遠發展深入謀劃,圍繞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深入謀劃,針對改善環境質量的瓶頸制約深入謀劃,聚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謀劃。
  措施要做細。要把環境保護規劃做細,把執行環境法律、法規的配套制度做細,把摸清污染底數的工作做細,把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做細,把全方位監管的體系做細,把各方環境責任做細。
  工作要做實。要在改革創新上求實,通過扎實探索積累經驗、總結規律;要在深入基層上求實,通過走訪調查把握工作難點,找到破解手段;要在服務群眾上求實,通過廣開言路了解群眾訴求,抓準治理重點。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改善環境質量需要我們以改革創新的銳氣、謀事創業的朝氣、敢挑重擔的勇氣,只爭朝夕,真抓實干。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腳踏實地,改革創新、攻堅克難,著力改善環境質量,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